4月12日,"G20全球顶尖中学组织2016年校长峰会"(G20 Principal Summit)国际学术会议在京开幕。会议由香港汉基学校和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总校联合举办,会期7天。来自英、澳、美、加、约旦、瑞典、南非、肯尼亚、印度和中国等国的全球顶尖中学校长与会。峰会邀请了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等专家学者进行演讲,并就如何加强国际顶尖中学之间在创新人才教育、创新型学校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如何为进一步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今年是G20全球顶尖中学组织成立10周年,也是G20校长峰会召开10周年。2006年,G20全球顶尖中学组织由南非圣安德鲁学院的大卫·维尔德校长以及英国惠灵顿公学的安托尼·赛尔顿校长共同发起创办。尽管该组织命名为G20,实际上已有30多所成员校。人大附中于2009年加入该组织,2011年以前,人大附中是亚洲唯一的G20成员校,刘彭芝校长也是唯一来自亚洲的校长。2013年,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也被批准加入该组织。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刘彭芝、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都是该组织成员。
据介绍,人大附中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积极主动的角色,从参与者转变为主办者、发起者、承办者。刘彭芝校长认为,中国学校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转变是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转变相一致的,此次主办G20校长峰会,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学校、中国教育的一次机会。
刘彭芝
翟小宁
汉基国际学校
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
校长:泰德·方斯
汉基国际学校是香港一间私立国际学校,办学宗旨在于激励学生终生热爱学习,追求知识。学校非常重视科技教学、体育教学,并设有专用的科学、工艺、艺术等学科的实验室和工作室。学校还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校长泰德·方斯表示,此次G20 峰会,汉基国际学校与人大附中共同担任中国地区的主办方,能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校校长分享教育机会与挑战,感到非常激动。他深信,中国在面对教育改变这一话题时,相对于西方许多国家是更加开放的。
美国BB&N中学(白金汉宫尼古拉斯学校)
Buckingham Browne &Nichols School
校长:丽贝卡·T·厄珀姆
美国BB&N中学以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日常体验为亮点,致力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避免死记硬背,注重实验室和工作室的使用;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立体的人际关系,倡导团队合作、关心他人精神。学校关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而骄傲。丽贝卡.T.厄珀姆校长在国际教育领域是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校长,她表示未来将更加注重早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全人教育。
澳大利亚国王学校
The King's School
校长:蒂姆·豪克斯
澳大利亚国王学校是悉尼最古老的独立学校,身为男校的它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学校,也是澳洲规模最大的寄宿制学校。主要目标是为澳大利亚培养领袖,至今已培养出包括王储、总理、将军、教授、著名企业家和体育明星在内的许多杰出人才。该校致力开设"领导力学习"课程;提升寄宿学校质量,并着重致力于男孩教育,探究如何帮助男孩子表现更好,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表现更好。
澳大利亚克瑞布鲁克中学
Cranbrook School
校长:尼古拉斯·桑普森
澳大利亚克瑞布鲁克中学以国际化为教育目标,注重教师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学校倡导城市生活与亲近自然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非常好地体现了澳大利亚的特色,为此学校在澳大利亚悉尼郊区蓝山地区新建了一个校区。作为一所男校,学校注重男生的领导力培养,尤其是在社会中与女性相处时所需要的"更温和的领导力",即"非军事或是非暴力的领导力"。他希望能够培养品德高尚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学生",以应对不断发展的世界。
肯尼亚布鲁克豪斯学校
Brookhouse School
校长:约翰·奥康纳
布鲁克豪斯学校是肯尼亚的一所英式独立学校。校长约翰·奥康纳介绍,该校现在非常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勇气与同情心。他认为,G20学校培养的学生很多会成为未来世界的领袖,对他们而言,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方面,必须善良,必须有改变的决心和行动。
瑞典斯格图纳学校人文学堂
Sigtunaskolan HumanistiskaL roverket
校长:玛格丽特·本尼蒂可兹
瑞典斯格图纳学校人文学堂重视人文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最有特色的活动是每年秋天学校会安排十二年级的学生前往瑞典北部荒凉的山区进行一周的野外拓展活动。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多变的气候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学生通力合作去完成。
澳大利亚吉隆文法学校
Geelong Grammar School
校长:斯蒂芬·米克
吉隆文法学校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中学之一,是英国王子查尔斯曾就读的学校。学校以培养身心健康、积极乐观的学生为目标。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学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针对九年级学生设有特别课程,要求该年级学生全部住宿在位于森林的校区内,每周进行两次长跑,跑步时间逐步延长,安排各类野外生存训练,要求学生摆脱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以手写的书信与家长沟通等。
澳大利亚凯瑞文法学校
Carey Baptist Grammar School
校长:菲利普·格鲁兹纳
澳大利亚凯瑞文法学校成立于1923年,是一所包括从3岁幼儿园学生到12年级学生的基督教会学校。在凯瑞,学生永远是一切的中心。多样化且具有挑战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置、范围广泛的课外活动、健康积极的实现幸福的生活方式,是学校的三大核心支柱理念。此外,开放的入学政策、包容性精神,使得凯瑞创造出一个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发挥潜质的教育环境。
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
校长:罗宾·艾普比
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是一所贯穿幼儿园到高中的私立学校,学校附属于芝加哥大学。1896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为实践其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创立该校,故学校一直尊崇"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学校校名中的"实验"二字意为该校本身就是教育领域的一项大实验,学校课程也一直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虽然是一所私立学校,但学校积极与周边的公立学校和特许学校进行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加拿大艾普比学院
Appleby College
校长:英尼斯·凡·诺斯特兰
艾普比学院是加拿大唯一的G20成员学校,是国际独立学校,也是一所大学预备学校。学院的教育理念体现"卓越"、"广博"、"关爱"、"创新"。"卓越"是学院建立以来的不断追求;"广博"要求学生不要急于专精某个领域,而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学习不同领域,保持好奇心;"关爱"要求学生在达到学术上的成就的同时保有善良、勇气与同情心;"创新"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30年来该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在艾普比学院也在探索如何继续保持和发展创新方面的能力。
澳大利亚圣彼得学院
St.Peter's College
校长:西蒙·穆雷
圣彼得学院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学校之一,三位毕业生获诺贝尔奖。学校注重学术教育,但更为重视的是与家长联合共同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学校以"为国家服务"为校训,目标是将男生培养为能够为澳大利亚甚至全人类服务的更好的人。学校创立了世界上首套学生和教师幸福指数的测量体系,设立了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项目。
印度达利学院
Daly College
校长:苏美尔·辛格
达利学院是印度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学校建立之初,是仅接受皇家王子的贵族学校,今天面向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男学生和女学生。国际化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大力鼓励11到12年级学生出国游学,一个年级140多名学生中有超过100名学生在国外进行短期或长期修学,同时学校也接受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140多名学生在这里学习。未来计划兴办一所包括教师学院、新闻学院和设计学院的大学,他也将担任这所大学的校长。
英国马可波罗学院
Marlborough College
校长:乔纳森·雷
马可波罗学院是一所位于英国英格兰马可波罗市的全日制寄宿著名学府。校长乔纳森·雷的教育理念是:学生都要快乐、有满足感。教师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学校为教师提供充分挖掘学术和教学潜力的空间和机会,同时给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实行双课程体系,一方面为程度较弱的学生提供充分的辅助,另一方面给杰出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挑战。他认为:学校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辅助教学,纸质版的教材已经过时,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电子学习材料。
约旦国王学校
King's Academy
校长:约翰·奥斯汀
约旦国王学校是一所兼容东方和西方,包含阿拉伯文化和美国安格鲁传统的寄宿学校。学生来自约旦各地及世界36个国家。该校校长表示,理想中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为学生服务,为深层次的学习搭平台,鼓励他们发挥个人的优势和增长才干。其实各个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优质学校,还应该考虑如何将学校的影响辐射到我们学校的围墙之外。这次会议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无论在什么国家,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许多是共通的,例如如何应对考试制度导向。"
英国惠灵顿公学
Wellington College
校长:朱利安·托马斯
惠灵顿公学有着优异的学术成绩和社会地位,培养了大量的贵族和名人。该校校长表示,教育是超越课堂教学的,不应该仅仅关注于成绩和考试结果,"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的,而不是针对过去的。而事实上,我们来自世界各国的校长都有深切的感受,今天的教育体制和考试体系是在19世纪初甚至更早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建立的,而我们现在的学校依然要适应并服务于当时的那一套体系。但今天的社会和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培养方式以及掌握的技能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南非圣斯迪希恩斯学院
St.Stithian College
校长:蒂姆·纳托尔
南非圣斯迪希恩斯学院是一所卫理公会教会学校。该校校长蒂姆·纳托尔认为,大部分国家都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非常关切教育投入的有效性;同时各个学校也都在注重培育改革的能力。"我们非常惊讶同时也祝贺中国能为这么大体量的教育系统提供好的基础教育。我非常高兴地了解到中国一些优质校为教育均衡做出的努力。私立学校应该如何承担公共社会责任,也是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深入探讨的话题。有效地承担社会责任,不应是强加给学校的。"
南非圣安德鲁学院
St.Andrew's College
校长:艾兰·汤普森
圣安德鲁学校始建于1855年,采用灵活的课程设置方式,给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校长的教育哲学是:给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性教育。该校位于郊区,他们利用地理和自然的优势,每年组织一次男子夏令营。还有一个三周的徒步训练营,学生们背着全部行李,顺河徒步21天至海边,这不仅在身体上是严格的挑战和训练,非常磨练心智和毅力,同时让参与者有机会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进行深入的自省和思考。该校还拥有一个出色的合唱团。
英国斯多中学
Stowe School
校长:安东尼·瓦勒史坦纳
英国斯多中学是一所传统的私立公学,校园是白金汉公爵的前私人官邸,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学校"。学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挑战传统,但并不是违反规矩。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校长认为,学生对项目和学科的热情是最重要的。近来学校也开展了对脑神经科学项目的研究。校长表示,现在的中国教育是一种融合教育,既包括儒家的重视规矩和传统,还包括启发和尊重个性的发展。
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人大附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