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官网讯(记者 郭靓儿)2024年8月8日—12日,在环球中文青少年辩论锦标赛的赛场上,人大附中辩论队参加了A组比赛,获得亚军,丁维轩获得“全程最佳辩手”。
陈铭老师与人大附中辩论队 从左到右:陈铭、冯全璟、丁维轩、张恩赫、郭靓儿、王钰婷
丁维轩、冯全璟同学是2021级人大附中学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张恩赫同学是2020级人大附中学生,已在北京大学就读大一(在国际中学生赛事中,考虑不同国家存在年龄差别,所以国内大一的学生可代表中学参加比赛);王钰婷、郭靓儿同学分别来自人大附中本部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辩论赛事期间,人大附中辩论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辩论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就“弥平高龄数位落差靠企业研发/社会教导”、“深海采矿应/不应全面暂停”、“面对新型金融商品,积极管制/自由发展更有利于社会”和“科技让体育竞赛更公平/更不公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辩论与探讨。
A组全程最佳辩手 丁维轩
辩论,是思维的交锋,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是对社会现状的探讨。在“弥平高龄数位落差靠企业研发/社会教导”这一题目的辩论赛中,点评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辩手应当思考这个题目的初衷,我们应当从老年人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学会使用电子产品到什么程度才叫弥平落差?”还有无从下手的金融类题目“面对新型金融商品,积极管制/自由发展更有利于社会”,更是让队员们收获了不同新领域的知识,感受到了多元思维与文化的魅力。
环球中文青少年辩论锦标赛的前身是亚洲杯中文辩论赛,是国际中学生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辩论赛事之一,获得海内外热爱辩论的同学的一致认同。无数人大附中热爱辩论的同学在亚洲杯中尽情地奉献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无数同学在凌晨依旧集中讨论,备赛。
十二年来,人大附中辩论队取得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思辨邀请赛冠军、亚洲杯国际中学生辩论赛冠军、华语辩论世界杯亚军、亚洲杯国际中学生辩论赛亚军、亚洲杯国际中学生辩论赛季军2次、世界中学生华语辩论赛季军、上海杯华语辩论公开赛季军、北京时事杯辩论赛冠军、北京联合会杯冠军4次、纵横杯冠军2次。在积累、实践和思考基础上,人大附中辩论队的思考也形成一系列文章或书稿,包括《中学生辩论赛:我们为何而辩》《辩论:“快速学习”达成“有生命力的共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人大附中夺冠2018年“联合会杯”辩论赛》《辩论:追求真理,接受现实》等发表于《创新人才教育》、《作文通讯》等期刊,人大附中学生刊物《四海》杂志四十三期出版专刊《说话的进阶》开展有深度的讨论。
人大附中构建课程系列,形成审辩思维和语言能力提升的方阵,包括如下课程:2012年—2022年连续10年20次开设国家选修课《演讲与辩论》课程;连续十年承担研究性学习课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有深度地展开自主学习;开设校本选修课《采访与写作》《千古风流人物》《辩论进阶课》,早培研修课《辩论基础》《辩论进阶》,初中综合实践课《辩论基础》,初中综合实践课《走进圆明园》的辩论课程等,课程方阵满足学生对审辩思维和语言能力发展不同层次的需求,探索“听说读写”的融合融通,这种探索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砥砺前行,繁花似锦。人大附中的辩论事业秉持着自主发展、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和相互鼓励的温暖氛围,有着语文组、政治组、德育处、团委、年级组和班主任等各方面的长期支持,有着学校领导指航领路,有着充满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这些让对辩论有热情的同学们尽情探索浩瀚无垠的漫漫辩论宇宙,这饱含着学校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引领。辩论队的同学们说,他们的成长与成功源自人大附中辩论队的薪火相传。感谢这次旅程,我们再会!